2025 年,中国房屋税迎来重大改革,标志着房地产税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前,房屋税主要在上海、重庆等城市试点,随着改革深入推进,更多城市将纳入试点范围,房屋税的政策设计也更加细化和精准。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房地产投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丰富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推动税收制度公平合理,保障社会财富合理分配。房屋税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完善和推广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避免房价过快上涨,降低市场泡沫风险。
2025 年,多个试点城市对房屋税税率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更为细致的分级税率体系。以上海为例,税率按照房屋市场价格的不同区间实行不同税率:
这一分层税率结构体现了“价高者税率高”的原则,强化了高价房产的税负,体现差别化调控,遏制高端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需求。
部分城市调整了免税面积标准,提高合理居住面积的免税额度。例如,重庆市将个人住房免税面积由 100 平方米提高至 180 平方米,对刚需及改善性住房持有者更加友好。同时,计税依据从交易价格调整为交易价格的 70%,有效降低税收压力,体现政策的柔性调控。
2025 年,房屋税试点从上海、重庆逐渐扩展至杭州、深圳、广州等多个一线城市。扩围的目的是通过更多城市的试点经验,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科学合理的房屋税征收体系。
随着房屋税覆盖面扩大和税率调整,纳税人的持房成本显著提升。特别是拥有多套高价房产的投资者,需要承担更高的税务支出。
面对新政,纳税人应审视自身房产持有情况,考虑优化房产组合,合理安排持有数量和面积,减少因超出免税面积而产生的额外税负。
各地政策细节存在差异,纳税人应主动关注所在地税务部门的公告,及时掌握最新房屋税政策及执行细节,避免因不了解政策造成损失。
面对复杂的房屋税政策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建议纳税人聘请专业税务顾问,进行个性化的税务规划和合理避税,最大限度降低税负风险。
随着房屋税政策的逐步完善和推广,预计房地产市场将更加理性,投机行为将大幅减少。房屋税将成为调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杠杆,推动市场由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房屋税收入也将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助力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