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1️⃣ #TokenOfLove# |广场音乐节打 CALL
为偶像打 CALL,Gate 广场送你直达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谁?现在在广场带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标签发帖应援,就有机会赢取 20 张音乐节门票。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晒旅程赢好礼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带话题发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体验、心愿清单、使用攻略或趣味见闻,就有机会获得旅行露营套装、速干套装、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等好礼!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发帖还能赚钱
广场长期活动进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续费返佣!发布优质内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观点等,吸引更多用户点赞和评论。若用户在互动后 180 分钟内完成现货或合约交易,你将获得最高 10% 的手续费返佣!
详情 👉 https://www.gate.
AI热潮下,公链基础设施赛道都有哪些变化?
最近在一级市场,最火热的赛道无疑是AI,其次是BTC,每天聊的项目80%都集中在这两个赛道,我个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聊5,6个AI项目。
可以预见的是AI泡沫会在明后年达到顶峰,随着数以百计的AI新项目上线,AI赛道市值攀向巅峰,在最终泡沫破裂,一地鸡毛的同时,也会诞生出真正找到AI X Crypto契合点的独角兽,把这个赛道以及整个行业继续向前推进。
所以在当前AI过热的环境下,静下心来,看看近几个月在Infra层面,尤其是公链Infra这个赛道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有些新的东西还是值得一说.。
一. ETH,或者说单片链的进一步解构
当年Celestia第一次提出模块化概念以及DA层这个概念的时候,市场其实花了不少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现在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各种RaaS基础设施已经泛滥到基建数量>应用数量>用户数量这么一个夸张的阶段。
执行层,DA层,结算层在过去几个月里分别发生了一些不同技术上的进展,每层都衍生出新的技术方案,甚至结算层的概念也不再是ETH专有。我们每个层挑代表性的技术来简单说下。
二. 执行层
执行层最火热的概念无疑是Parallel EVM — 以Monad, Sei, MegaETH为代表,FTM,Canto等一些现有项目也开始计划往这个方向升级。不过正如不是所有ZK项目都会保护隐私一样,被Parallel EVM标签的项目其实在技术路线和最终目标上面都各有不同。
拿Sei的一张图来做个直观的展示,很明显在乐观的情况下,由现有的顺序处理改成并行处理对性能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
Parallel EVM里面其实又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技术路线。
从交易如何并行的角度—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无非先验与后验的区别
先验以Solana和Sui为代表,要求交易明确声明他们修改了链状态的哪些部分,这样在打包区块之前实现检测是否有状态冲突(比如对同一个AMM池的访问),有的话就丢弃这些造成冲突的交易。
后验也叫乐观并行,以Aptos BlockSTM为代表,即先假设大家都没有冲突把交易收进来再说,执行完了再检测。发现冲突的交易就宣布这个交易无效,结果刷新,重新执行,重复这个步骤直到区块中的所有交易都被执行。Sei,Monad,MegaETH,Canto使用了类似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一级市场还有看到针对状态冲突情境下(像上文说的同一AMM池访问)做并行化的解决方案,但看上去工程会相对复杂,不确定商业上是否可行,还在评估中。
**从对Parrallel EVM重视的程度 —**也可以分成两个流派
比如Fantom的Sonic升级,主打的是FVM虚拟机+与优化过的Lachesis共识机制。Solana下一阶段主打的是Firedancer新客户端的模块化架构,优化的网络通信机制和签名验证等等。
MegaETH的目标是实现Realtime-blockchain。首先是在Paradigm新开发的Reth高性能客户端基础上,在全节点的状态同步机制(只同步状态差异而非全部数据),Sequencer的硬件设计(大量高性能带存储功能的RAM来做状态访问,避免缓慢的磁盘I/O),Merkle Trie的数据结构改进等多个方面做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相当于软件,硬件,数据结构,磁盘IO,网络通信,交易的排序和并行处理上综合全方位提升,把EVM的性能天花板推至极限,接近“Realtime Blockchain”。
三. DA层
DA层没有特别大的技术迭代,所以这个赛道卷的程度远不如执行层,算来算去就那么几个主要选手。
ETH的CallData升级成了Blob,各个L2的费用大幅下降,现在ETH已经是一个“不算贵”的DA了。
Celestia更大的作用反而是上线之后作为第一个提出DA层概念的项目,把DA这个赛道从20亿FDV的天花板拉到了200亿,从此格局和想象力打开。很多新的Layer2 Appchain首选DA自然也是Celestia。
Avail从Polygon独立了出来,从技术上来讲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Celestia”,比如用了波卡那套Grandpa+BABE的共识机制,相较于Celestia的Tendermint理论上可以支持更多节点的去中心化,还有比如支持Celestia不支持的Validity Proof等等,当然技术上的差异远不如生态来的重要,Avail在生态层面还需奋起直追。
EigenDA前两天也随着EigenLayer主网一同上线,EigenLayer作为本轮最强叙事之一+最会商业合作的项目,EigenDA的采用率我个人感觉不会低,理论上来说只要“感觉安全,价格便宜”,并没有太多项目真的在乎你用的是Validity Proof还是Fraud Proof,DAS有没有支持等等。
比较值得一说的反而是下面三个DA
四. 结算层
原本这个层几乎是ETH独占的,DA有Celestia竞争,执行自家有一众L2。唯独结算,其他链像是Solana,Aptos之类还没有L2,BTC的L2不用也没法用BTC当结算,目前你能想到的结算层基本只有ETH一个。
然而这个情况马上就会发生改变,已经看到数个新的项目在往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方向去拱,有些老项目也开始往这个方向转型,即 — ZK验证/结算层 — 进一步解构ETH(抢ETH的生意)。
为什么会有这么个概念出来呢?
原因在于,ETH L1上跑合约去验证ZK Proof,理论上的确不是一个最优选择。
技术上来看,为了验证ZK Proof的正确性,开发人员需要根据ZK项目和其选择的ZK Proof ,基于 Solidity编写验证合约。其中,需要依赖不少的密码学算法,例如需要支持不同的椭圆曲线。这些密码学算法通常都相对复杂,而EVM-Solidity架构并不是一个实现这些复杂密码学算法的最优平台。对于一些ZK项目来说,编写和验证这些验证合约的成本同样很高。
着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一些ZK生态系统原生的加入EVM生态,因此像Cario,Noir,Leo,Lurk这些ZK友好语言目前只能在自己的Layer1上验证。同时,在ETH更新或是升级这些东西总是“船大难掉头”。
费用上来看,虽说L2上交的“保护费”DA占了大头,但ZK的合约验证同样需要Gas费用,以太坊上做验证肯定不是一个便宜的选项。加上ETH Gas费用时不时飙升变身”贵族链“,验证成本同样会大受影响。
于是就有了新的ZK验证/结算层概念项目出现,新项目都还相对早期,以Nebra为代表。老项目也有往这个方向Pivot的,比如Mina,以及刚Pass了新提案的Zen。
这个赛道大多数项目的整体思路基本都是:
ZK结算层与去中心化Proof Market目前来看很有可能会绑在一起,毕竟有了技术还得有算力。也许会看到一些结算层项目与Proof Market项目合作,也可能掌握算力的结算层直接自己做一个Proof Market,或是掌握技术的Proof Market自己下场做一个结算层包圆。到底怎么走,还得市场说了算。
Infra的其他领域,像是Oracle与MEV领域的OEV,互操作性领域的ZK轻客户端网上应该有不少文章都有写了,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