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手?我有話說!」Gate廣場挑戰賽——秀操作贏$2,000,百萬流量加持!
你是下一個明星交易員嗎?
想讓自己的名字閃耀廣場熱搜?想吸引數萬追隨者?百萬流量已就位,就等你來承接!
🎉 雙重豪禮,贏家通喫!
1️⃣ 曬單排行榜獎勵
收益率排名前10的用戶,瓜分 $1,500合約體驗券!巔峯對決等你來戰!
2️⃣ 曬單幸運獎
隨機抽取10位用戶,每人贈送 $50跟單包賠券!即使不是大神,也有機會躺贏!
🎮 參與方式超簡單!
✅ 在 Gate廣場 曬出你的交易戰績,並成爲帶單員!
✨ 發帖要求:
內容必須原創,並帶上 #CopyTrading# 或 #跟单# 標籤
附上 收益率截圖 或 交易卡片,並分享你的 獨家交易心得
嚴禁AI生成虛假交易,一經發現取消資格
觀點犀利、邏輯清晰,乾貨越多越吸粉!
⏰ 活動截止:8月15日 10:00(UTC+8)
【立即發帖】 展現你的王者操作,承接百萬流量,成爲下一個交易傳奇!
💬 還在等什麼?Gate廣場,等你來戰! 💪
老牌項目的困境:品牌升級與上幣之路的反思與挑戰
品牌升級與交易所上幣:一個老牌項目的思考
近期,我們的項目正在進行品牌和主網升級,同時還涉及換幣操作,因此與多家交易平台展開了接觸。作爲一個從2017年就開始構建的項目,我們對這些標準流程已經相當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規程序和代碼審計外,剩下的主要是市場預算、如何帶來新用戶和流量,以及如何讓現有用戶受益等方面的考慮。項目方需要流動性和新的交易渠道,而交易平台需要用戶和交易量,這是一種互利共贏的關係。
然而,在與交易平台初步溝通後,我們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情況。研究部門在評估我們的上幣申請時,提出了幾個可能導致拒絕或要求增加預算的問題點。我想分享其中幾個值得討論的方面:
首先,他們認爲我們的數據和熱度不夠,具體表現在社交媒體和鏈上數據方面不足。他們還拿同行業的其他項目作比較。這讓我感到困惑,作爲專業的研究部門,難道他們無法辨別數據的真實性嗎?一些項目的社交媒體數據明顯存在異常,比如擁有數十萬粉絲的帳號,其帖子卻只有幾千瀏覽量和寥寥無幾的評論。同樣,某些項目的鏈上數據也顯示出不合理之處,比如單個交易哈希包含大量交易記錄,這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太可能的。特別是在AI數據標注領域,由於其高門檻特性,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標注者同時處理同一套數據的情況。
其次,投資機構背書成爲了一個焦點。現在很多項目上幣時都需要知名風投的支持。但作爲一個從2019年就開始運營的老牌項目,我們一直依靠自身資金發展,從未接受外部投資。在我們看來,這種純社區驅動、無風投控制的模式應該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研究部門卻將此視爲缺乏機構背書、不夠正統的表現。這種觀點讓我們感到困惑。
第三個問題涉及代幣流通量和估值。我們的代幣已經全部解鎖,市值等於完全稀釋價值(FDV),其中近70%的代幣被鎖定在驗證人節點中。研究部門認爲這可能帶來較大的拋售壓力。但實際上,考慮到我們是一個純社區驅動的項目,大部分代幣都在驗證人節點中,拋售風險並不高。此外,作爲一個運營多年的項目,我們已經經歷過多次市場波動。相比之下,那些剛上線就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新項目,才更值得關注其潛在的拋售壓力。
還有許多其他值得討論的點,但不再一一列舉。我理解研究人員每天需要評估大量項目,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數據維度,這其中涉及許多專業知識。但最基本的真僞善惡辨別能力應該是必不可少的。
令人遺憾的是,現在上幣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需要依靠各種不正當手段的遊戲。流量造假、數據造假、項目換皮、空投給工作室然後由做市商出貨等操作,竟然成爲了許多項目上幣的基本策略。
我認爲,早期項目的上幣過程應該更像風險投資,重點關注團隊的素質和潛力。如果上幣都依賴於這些針對交易所和風投的手段和操作,那麼這些項目的長期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作爲行業老兵,我們對這些技巧和手段並不陌生。我們之所以不採用這些方法,是因爲我們認爲這最終只會讓工作室、灰產和投機者受益,而代價則是新進散戶的資金、開發者的注意力偏離和整個行業的衰退。
我們經歷過多次市場起伏,深知保持初心的重要性。有時候,我真的很懷念2017/2018年ICO時期認識的同行們。那時候的社區雖然資源有限,但每次討論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如何推廣到市場,遇到黑客攻擊時大家齊心協力等正面話題上。那時的交流更加純粹,介紹風投和交易所上幣機會都是無償的。而現在,各種回扣、介紹費、推薦費和管理費變得普遍。
真心懷念那個純粹的時代和純粹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