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爲什麼16歲的比特幣有審計軌跡,而112歲的联准会卻沒有
比特幣的帳本從第一天起就是公開的,而联准会盡管擁有超過一個世紀的主導地位,卻從未接受過全面審計。爲什麼?
摘要
比特幣的自我審計記錄
比特幣 (BTC) 通常被描述爲一種點對點數字貨幣,但它最被忽視的一個特性是它可以自我審計
每10分鍾,網路會完成一個新的交易區塊,採用工作量證明進行安全保障,並由全球數千個獨立節點進行驗證。
自2009年1月以來,這創造了一個不斷更新的公共記錄,現在已經超過90萬個區塊,包含近12億筆交易。任何有互聯網連接的人都可以實時驗證數據,無需任何權限。
它定期發布政策會議紀要、資產負債表和財務報表,但其內部運作,例如緊急貸款的細節、外匯掉期額度和與私人銀行的互動,仍然對外界審查保持封閉。
對比鮮明。比特幣,一個成立16年的網路,從第一天起就將其整個金融歷史公開可查。联准会,一個有112年歷史、控制着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機構,從未以相同的程度向公衆展示自己。
比特幣如何自我驗證
比特幣作爲一個持續審計系統的想法是其開源設計的副產品。
網路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有相同的能力來驗證規則,從而消除了在銀行中常常存在的信息層級,內部人士擁有特權訪問,而公衆只能看到監管機構發布的內容。
運行這個系統是全節點的概念,它們充當獨立的裁判。一個節點不需要特殊的許可或政治批準。任何人都可以在消費級硬件上運行一個節點,這樣做會讓他們擁有比特幣帳本的完整副本。
這一“不要信任,驗證”的原則確保比特幣的供應上限爲2100萬個幣得以執行,而無需對任何權威盲目信任。
每個新挖掘的區塊包含已知數量的新鑄比特幣,約每四年減半一次,這被稱爲減半週期。
從2009年每個區塊50 BTC的首次獎勵到2024年4月減半後當前的3.125 BTC獎勵,流通中的每一個貨幣單位都可以追溯到它被創造的區塊。
區塊鏈分析公司如Chainalysis、Elliptic和Glassnode已經圍繞監控和解讀比特幣的公開帳本建立了整個業務。
監管機構還利用網路的透明性來追蹤犯罪活動。例如,在2021年,美國司法部通過追蹤區塊鏈上的錢包地址,追回了在殖民地管道網路攻擊中支付的63.7比特幣作爲贖金。
這次審計的可靠性不僅依賴於透明度,還依賴於冗餘。比特幣的帳本副本存在於多個地區,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南美洲。
即使政府關閉一個地區的交易所或數據中心,其他地方仍然可以訪問相同的信息,從而確保審計過程不僅是持續的,而且還抵御審查。
联准会的全球角色
联准会在全球金融中佔據獨特的地位。雖然它爲美國設定貨幣政策,但其影響力遠遠超出國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約58%,近90%的全球貿易交易以某種形式涉及美元。
在這種影響力下,联准会的透明度不僅僅是一個國內問題,而是一個國際問題。
联准会確實定期發布報告,例如每週的H.4.1資產負債表發布,概述經濟狀況的褐皮書,以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的詳細會議紀要。
它還每年發布經外部公司審計的財務報表,提供有關資產、負債和收入的洞察。
然而,這些披露僅涵蓋表層操作,並使中央銀行許多最強大的工具置於獨立審查之外。
緊急貸款計劃就是一個例子。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联准会創建了向國內外銀行貸款數萬億美元的設施。
萊維經濟研究所後來估計,當以累積方式衡量各項計劃時,總支持超過29萬億美元。然而,這些幹預的細節直到多年後才公開,因訴訟和國會壓力迫使披露。
類似的保密措施也籠罩着联准会廣泛使用的外幣互換額度,這使得外國中央銀行在全球流動性壓力最嚴重時能夠借入美元。
對更大透明度的呼聲不斷。國會議員羅恩·保羅在2009年提出了“審計联准会”法案,該法案在衆議院通過,但在成爲法律之前被削減。
參議員蘭德·保羅在2015年重新提起了這一努力,但它再次在參議院失敗。联准会一直反對這些努力,官員們認爲完全透明可能會使其決策政治化,並削弱其獨立性。
前联准会主席本·伯南克在2010年警告稱,審計貨幣政策討論可能會“嚴重威脅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結果是一些經濟學家所稱的“選擇性透明度”。联准会披露足夠的信息以維持信譽並通知市場,但將最敏感的細節隱藏在公衆視野之外。
爲什麼分歧很重要
比特幣和联准会之間透明度的差異影響市場、監管和公衆問責,直接影響市場行爲。
例如,Glassnode的數據表明,在2023年,持有超過一年的幣佔比特幣流通供應量的68%以上,這是用來評估長期投資者信心的一個指標。
與比特幣不同,鏈上數據提供了持有者行爲的直接視圖,而對於美元供應量沒有可比的統計數據,因爲中央銀行的披露側重於廣泛的匯總而非個體行爲。
相反,联准会依賴於一種創造相反動態的模型。貨幣政策通過公告和新聞發布會得以揭示,市場參與者對指導作出反應,而不是對可驗證的數據。
交易者每個季度都在等待點陣圖的發布,以解讀联准会的利率前景,盡管這些預測僅僅是委員會成員的意見,並不是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可以在幾分鍾內使全球市場波動數萬億美元,這顯示了在選擇性溝通而非直接可見性上所承擔的重要性。
監管是另一個對比重要的領域。由於比特幣的帳本是完全開放的,全球的監管機構已經利用區塊鏈進行合規。
Chainalysis報告稱,2023年,美國當局查獲了超過34億美元的比特幣,這些比特幣與刑事案件有關,主要通過鏈上交易的追蹤。
相比之下,联准会在危機期間與陷入困境的機構的交易,例如2019年的隔夜回購市場幹預,最初是模糊不清的。當時只有匯總數據可用,利用該工具的銀行的身分仍然未披露。
信譽缺口也影響國際關係。依賴美元進行貿易或儲備的國家必須接受联准会的決策,而無法完全獲取其全部操作手冊,這激發了對替代方案的興趣。
根據大西洋理事會的2025年CBDC跟蹤器,金磚國家集團討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而130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試驗數字貨幣。
透明度差距很重要,因爲它影響人們如何定義金融中的公平。兩種方法各有其有效之處,但隨着數字系統重新定義金融問責制的表現,這種對比變得更加明顯。
火箭刚刚起飞……而且没有减速!🔥
谁在乘这股浪潮去月球?🌕✨
#Crypto # AltSeason #A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