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態度大轉彎!美國銀行可安心提供加密貨幣服務,無懼監管懲罰

美國聯準會監管副主席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在懷俄明州區塊鏈研討會上釋出重磅訊號——美國銀行可以為合法經營的加密貨幣公司提供服務,而不必擔心遭受監管懲罰。這標誌著美國金融監管對區塊鏈與數位資產的態度出現重大轉向,或將為加密產業與傳統銀行業的深度融合鋪平道路。

去銀行化問題獲正面回應

鮑曼承認,過去由於監管標準不明確、指引相互衝突,加密貨幣公司在美國面臨「去銀行化」困境。

她透露,聯準會已在 6 月底取消銀行監管中的「聲譽風險」考量,解除金融機構為合法數位資產公司提供服務的障礙。

「銀行不應因為向合法商業客戶提供服務而受到懲罰,客戶選擇權應屬於銀行管理層,而非監管機構。」鮑曼強調。

四大監管原則確立新方向

鮑曼提出四項核心原則,作為聯準會未來數位資產監管的基礎:

監管確定性:為業界提供明確規則,降低投資與合作的不確定性。

量身定制監管:根據不同用例評估風險,避免「一刀切」的最壞情境假設。

消費者保護:確保產品符合現有法律,包括反詐欺與反洗錢規範。

維護美國競爭力:建立合理監管框架,確保美國在全球金融科技創新中保持領先。

從「過度謹慎」到擁抱創新

鮑曼表示,聯準會已從過於保守的態度轉向積極探索區塊鏈在傳統銀行體系的應用。

技術整合:鼓勵銀行利用資產代幣化技術,加快資產轉移、降低結算成本與風險。

監管改革:更新檢查手冊與監管資料,確保新政策長期落地。

實務參與:建議聯準會人員持有少量數位資產,以獲取實際操作經驗,而非僅停留在理論層面。

穩定幣與反詐欺合作機會

鮑曼指出,《GENIUS 法案》的通過將穩定幣納入金融體系核心,對傳統支付管道影響深遠。 她呼籲業界與監管機構合作,探索區塊鏈在打擊詐欺、提升交易透明度等領域的應用。

「創新與監管並非對立,而是打造現代化、高效率金融體系的雙引擎。」鮑曼總結道。

结語

聯準會此番態度轉變,意味著美國銀行業與加密產業的合作障礙正逐步消除。隨著監管確定性提升、技術整合加速,未來數位資產有望更深入地融入傳統金融體系。對加密公司而言,這不僅是融資與支付的利好,更可能是推動大規模採用的關鍵轉折點。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