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大銀行DBS這次玩了個大招:他們把一批結構性票據直接“上鏈”到 $ETH 上了,而不是傳統的央行或者私鏈操作。



這批產品是跟加密幣掛鉤的參與型票據,幣漲你拿錢,幣跌你有風險保護,算是能“買幣又不怕全虧”的中庸玩法。

但最酷的地方是:以前這類結構化票據門檻高得嚇人,起步投資額是10萬刀,還得定制開發,流動性一點都不好。

現在DBS把它拆成每個價值1000刀的小單位,變得可交易、可拆分、好進出,基本就是“小額也能玩高端產品”的節奏。

更猛的是,DBS這次不僅限於自家客戶,還通過三家本地平台:ADDX、DigiFT和HydraX,放出去讓更廣泛的合格投資者(包括那些非 DB 客)參與。
這也符合新加坡一貫想當資產“上鏈中心”的野心。

雖說模式好,但銀行做 DeFi 還是有挑戰:監管怎麼監管?網路擁堵、gas費怎麼應對?投資者信心建立、智能合約漏洞怎麼防?這些都是真問題,需要斟酌。

不過降低門檻、提升流動性、擴大受衆,結構化票據上 Eth,有潛力成爲“機構級投資人入場DeFi的橋頭堡”
ETH1.39%
DEFI0.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