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擼毛,正在成爲一種新的挖礦模式

中級6/3/2025, 3:13:32 AM
隨着“嘴擼 Huma 空投”現象刷屏,InfoFi 概念快速崛起,引發對鏈上注意力結構重構的深度思考。本文系統拆解 InfoFi 的機制邏輯、社交抵押原理及其對 Web3 空投模式的根本性變革,並展望內容協作 DAO 和信息資產化的未來路徑,是理解 Web3 社交金融範式轉移的必讀之作。

最近推特被刷屏了,看到很多朋友靠「嘴擼」Huma 拿到了不小的空投。今天的文章我來嘗試拆解一下所謂的 InfoFi,看看是什麼造就了它,它又改變了什麼。

隨着 Kaito 的誕生、火爆,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場範式轉移正在 Web3 世界內部發生。

在這場轉移中,「嘴擼」空投從邊緣行爲變成主流參與通道;「信息產出」從內容創作變成行業身分構建的關鍵要素;而「敘事能力」則正在接管「使用行爲」在空投體系中的統治地位。

這一切指向同一個趨勢:注意力結構正在重構,信息行爲正在被金融化,共識正在變成可以制造的資源。

1|交互空投的死亡,始於它的幻想

老一代空投邏輯是這樣的:

「我們做個產品,設計交互,給早期用戶發幣。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使用習慣,形成用戶留存。」

這套邏輯在 2018~2022 年間建立了看似合理的正向預期,但今天它已經崩塌:

  • 大量交互地址是腳本行爲,不具備真實用戶意圖;

  • 項目上線即空投,空投即出貨,用戶短期套利即走;

  • 所謂「激勵留存」成了空談,絕大多數項目空投後數據斷崖。

你指望用未來預期馴化今天的用戶,但用戶根本不信這個未來。

更關鍵的是:交互行爲已經不再稀缺,也不再能反映用戶真實意願。

結論顯而易見: 空投從來不是激活產品的良藥,它只是個引流爆破器,適合讓市場知道你,但不適合讓用戶留下來。

於是,空投邏輯開始遷移,從「行爲金融(Behavioral Finance)」演化爲「信息金融(Information Finance)」:

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說了什麼,被誰看見了,帶來了多少社交擴散。

這是一次價值認知模型的轉變,也是對加密世界核心驅動因子的重新理解:

在一個共識先於產品、敘事先於使用的 Web3 世界裏,信息就是原始資產。

2|InfoFi 的三重邏輯基座

如果把 InfoFi 看作一種機制設計,它的邏輯基座來自三個維度:

1)價值創造的重構

傳統空投靠交互行爲衡量「早期價值」。而 InfoFi 認爲:信息行爲本身就是共識生成的起點。

每一條推文、每一次 meme、每一次觀點輸出,都是對共識的寫入,是在制造未來的市場記憶。

2)人格與身分的綁定機制

鏈上地址是匿名的,但社交行爲不是。InfoFi 將鏈下身分、表達方式、社交觸達能力,與鏈上地址綁定,從而形成一種具有人格特徵的影響力權重體系。

這讓空投分發的「投準率」更高,脫離了「交互即用戶」的舊思維。

3)敘事時機與資本釋放的深度耦合

項目上線節點與社交輿論高潮高度耦合,等於用空投撬動早期熱度,引爆注意力紅利窗口,形成流動性支點。

在這個結構中,「嘴擼」不再是廉價行爲,而是對加密共識邏輯的深度契合。

讓我們說得再直白一點:

嘴擼,是信息時代的原生挖礦模式。

  • 在 PoS 中,資本是一種抵押;

  • 在 InfoFi 中,影響力就是一種「抵押品」。

在「嘴擼」邏輯中,你抵押的是你的身分、你的觀點、你爲一個項目發聲的社交風險,這與傳統參與方式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在前期要承擔更大的成本(你要理解項目、產出內容、承擔言論風險),是完整的價值創造路徑。

當鏈上行爲被機制化、腳本化之後,嘴巴成了唯一仍帶有人格溫度的輸入口。這也是爲什麼嘴擼者能獲得 InfoFi 機制的傾斜,因爲他們提供的是不可被合約僞造的社交信任。

當然,如今也出現了大量用 AI 洗稿擼空投的現象,復制內容、僞裝觀點、批量生成內容農場。這是 InfoFi 項目方需要通過模型優化、身分識別機制來解決的問題。

但就像 Web2 SEO 時代一樣,即便是「站羣」、「內容農場」也在爲某種分發目標服務,它們不破壞系統,只推動系統進一步進化。

3|InfoFi 是 Web3 對注意力金融的正面回應

讓我們把社交媒體與另一個直接觸達用戶的基礎設施做對比。

錢包是冷啓動層,社交是熱啓動層。

錢包代表「操作權」,社交代表「話語權」。

在這個信息優先、資產滯後的結構中,所有早期用戶都被迫成爲「內容分發節點」。

你不是在推廣項目,你是在爲項目的代幣釋放制造「共識空氣層」,這種空氣層不是虛無的,它是一種信息摩擦力,爲資本流動提供合法性。

InfoFi 正是在構建一個機制:

誰能爲我創造更大的社交摩擦面,我就把更多籌碼給誰。

在這種結構下,「嘴擼」不是投機取巧,而是社交共識機制的專業參與入口。

這是信息作爲金融資產參與生產關係的標志。

嘴擼空投的快速發展,是敘事本身成爲產品的表現。

項目在構建敘事,用戶在參與敘事,平台在識別敘事,代幣在承載敘事。

在這個鏈上社會裏,敘事比產品早上線,內容比代碼更快流動。

InfoFi 是加密世界對注意力金融化的正統回應,嘴擼是其中一個天然的參與方式,而非灰色地帶。

如果使用是參與的證明,那麼信息表達是信任的證明。如果流動性是市場的命脈,那麼社交聲量是這條命脈的源頭。

4|下一步發展:超個體共識工程,信息成爲組織資產

如果你關注得足夠多、足夠深入,會發現它已經隱約顯現出某種工業化邏輯的雛形。已經有一批 KOL 不再單打獨鬥,而是以組織的方式參與到敘事中來。

未來的空投敘事不再是羣體湧現的偶然,而是像拍攝一部劇一樣,帶有明確的主題設計、節奏安排和角色分工:

  • 項目冷啓動階段是預熱;

  • IDO 前是高潮鋪墊;

  • 上線日制造高能爆點;

  • 空投落地後組織集體復盤,輸出成功敘事模版。

我們將看到「內容制造者+話題組織者+社交放大器+視覺美學策劃」組成小型傳播 DAO,以協作形式展開一場場信息戰役。

最激進的推演是:信息本身將承擔一部分流動性發行功能。

過去的 Liquidity Bootstrapping 強調資金協同;未來可能會出現 Info Bootstrapping,通過敘事的傳播深度與覆蓋廣度,確定初期代幣的分發比例、價格基準甚至流通窗口。

先造敘事,幣只是劇情高潮的道具。信息不再是通往資產的媒介,而是資產鑄造過程本身的一部分。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敘事被結構化制造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

誰能組織更多人的表達,誰就擁有更強的共識生成能力; 誰能制造可復制的敘事節奏,誰就能鑄造出真正的“信息資產”。

嘴不再只是礦機,它正在變成一條產業帶。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sleepy0x13],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sleepy0x13],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用嘴擼毛,正在成爲一種新的挖礦模式

中級6/3/2025, 3:13:32 AM
隨着“嘴擼 Huma 空投”現象刷屏,InfoFi 概念快速崛起,引發對鏈上注意力結構重構的深度思考。本文系統拆解 InfoFi 的機制邏輯、社交抵押原理及其對 Web3 空投模式的根本性變革,並展望內容協作 DAO 和信息資產化的未來路徑,是理解 Web3 社交金融範式轉移的必讀之作。

最近推特被刷屏了,看到很多朋友靠「嘴擼」Huma 拿到了不小的空投。今天的文章我來嘗試拆解一下所謂的 InfoFi,看看是什麼造就了它,它又改變了什麼。

隨着 Kaito 的誕生、火爆,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場範式轉移正在 Web3 世界內部發生。

在這場轉移中,「嘴擼」空投從邊緣行爲變成主流參與通道;「信息產出」從內容創作變成行業身分構建的關鍵要素;而「敘事能力」則正在接管「使用行爲」在空投體系中的統治地位。

這一切指向同一個趨勢:注意力結構正在重構,信息行爲正在被金融化,共識正在變成可以制造的資源。

1|交互空投的死亡,始於它的幻想

老一代空投邏輯是這樣的:

「我們做個產品,設計交互,給早期用戶發幣。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使用習慣,形成用戶留存。」

這套邏輯在 2018~2022 年間建立了看似合理的正向預期,但今天它已經崩塌:

  • 大量交互地址是腳本行爲,不具備真實用戶意圖;

  • 項目上線即空投,空投即出貨,用戶短期套利即走;

  • 所謂「激勵留存」成了空談,絕大多數項目空投後數據斷崖。

你指望用未來預期馴化今天的用戶,但用戶根本不信這個未來。

更關鍵的是:交互行爲已經不再稀缺,也不再能反映用戶真實意願。

結論顯而易見: 空投從來不是激活產品的良藥,它只是個引流爆破器,適合讓市場知道你,但不適合讓用戶留下來。

於是,空投邏輯開始遷移,從「行爲金融(Behavioral Finance)」演化爲「信息金融(Information Finance)」:

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說了什麼,被誰看見了,帶來了多少社交擴散。

這是一次價值認知模型的轉變,也是對加密世界核心驅動因子的重新理解:

在一個共識先於產品、敘事先於使用的 Web3 世界裏,信息就是原始資產。

2|InfoFi 的三重邏輯基座

如果把 InfoFi 看作一種機制設計,它的邏輯基座來自三個維度:

1)價值創造的重構

傳統空投靠交互行爲衡量「早期價值」。而 InfoFi 認爲:信息行爲本身就是共識生成的起點。

每一條推文、每一次 meme、每一次觀點輸出,都是對共識的寫入,是在制造未來的市場記憶。

2)人格與身分的綁定機制

鏈上地址是匿名的,但社交行爲不是。InfoFi 將鏈下身分、表達方式、社交觸達能力,與鏈上地址綁定,從而形成一種具有人格特徵的影響力權重體系。

這讓空投分發的「投準率」更高,脫離了「交互即用戶」的舊思維。

3)敘事時機與資本釋放的深度耦合

項目上線節點與社交輿論高潮高度耦合,等於用空投撬動早期熱度,引爆注意力紅利窗口,形成流動性支點。

在這個結構中,「嘴擼」不再是廉價行爲,而是對加密共識邏輯的深度契合。

讓我們說得再直白一點:

嘴擼,是信息時代的原生挖礦模式。

  • 在 PoS 中,資本是一種抵押;

  • 在 InfoFi 中,影響力就是一種「抵押品」。

在「嘴擼」邏輯中,你抵押的是你的身分、你的觀點、你爲一個項目發聲的社交風險,這與傳統參與方式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在前期要承擔更大的成本(你要理解項目、產出內容、承擔言論風險),是完整的價值創造路徑。

當鏈上行爲被機制化、腳本化之後,嘴巴成了唯一仍帶有人格溫度的輸入口。這也是爲什麼嘴擼者能獲得 InfoFi 機制的傾斜,因爲他們提供的是不可被合約僞造的社交信任。

當然,如今也出現了大量用 AI 洗稿擼空投的現象,復制內容、僞裝觀點、批量生成內容農場。這是 InfoFi 項目方需要通過模型優化、身分識別機制來解決的問題。

但就像 Web2 SEO 時代一樣,即便是「站羣」、「內容農場」也在爲某種分發目標服務,它們不破壞系統,只推動系統進一步進化。

3|InfoFi 是 Web3 對注意力金融的正面回應

讓我們把社交媒體與另一個直接觸達用戶的基礎設施做對比。

錢包是冷啓動層,社交是熱啓動層。

錢包代表「操作權」,社交代表「話語權」。

在這個信息優先、資產滯後的結構中,所有早期用戶都被迫成爲「內容分發節點」。

你不是在推廣項目,你是在爲項目的代幣釋放制造「共識空氣層」,這種空氣層不是虛無的,它是一種信息摩擦力,爲資本流動提供合法性。

InfoFi 正是在構建一個機制:

誰能爲我創造更大的社交摩擦面,我就把更多籌碼給誰。

在這種結構下,「嘴擼」不是投機取巧,而是社交共識機制的專業參與入口。

這是信息作爲金融資產參與生產關係的標志。

嘴擼空投的快速發展,是敘事本身成爲產品的表現。

項目在構建敘事,用戶在參與敘事,平台在識別敘事,代幣在承載敘事。

在這個鏈上社會裏,敘事比產品早上線,內容比代碼更快流動。

InfoFi 是加密世界對注意力金融化的正統回應,嘴擼是其中一個天然的參與方式,而非灰色地帶。

如果使用是參與的證明,那麼信息表達是信任的證明。如果流動性是市場的命脈,那麼社交聲量是這條命脈的源頭。

4|下一步發展:超個體共識工程,信息成爲組織資產

如果你關注得足夠多、足夠深入,會發現它已經隱約顯現出某種工業化邏輯的雛形。已經有一批 KOL 不再單打獨鬥,而是以組織的方式參與到敘事中來。

未來的空投敘事不再是羣體湧現的偶然,而是像拍攝一部劇一樣,帶有明確的主題設計、節奏安排和角色分工:

  • 項目冷啓動階段是預熱;

  • IDO 前是高潮鋪墊;

  • 上線日制造高能爆點;

  • 空投落地後組織集體復盤,輸出成功敘事模版。

我們將看到「內容制造者+話題組織者+社交放大器+視覺美學策劃」組成小型傳播 DAO,以協作形式展開一場場信息戰役。

最激進的推演是:信息本身將承擔一部分流動性發行功能。

過去的 Liquidity Bootstrapping 強調資金協同;未來可能會出現 Info Bootstrapping,通過敘事的傳播深度與覆蓋廣度,確定初期代幣的分發比例、價格基準甚至流通窗口。

先造敘事,幣只是劇情高潮的道具。信息不再是通往資產的媒介,而是資產鑄造過程本身的一部分。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敘事被結構化制造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

誰能組織更多人的表達,誰就擁有更強的共識生成能力; 誰能制造可復制的敘事節奏,誰就能鑄造出真正的“信息資產”。

嘴不再只是礦機,它正在變成一條產業帶。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sleepy0x13],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sleepy0x13],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